閱讀動態評量 提高學生閱讀力

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– 2012年4月24日 上午4:36

相關內容

  • 閱讀動態評量 提高學生閱讀力

    閱讀動態評量 提高學生閱讀力

〔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/台北報導〕台灣學生普遍缺乏閱讀興趣,對於長篇文章的閱讀理解力不足,台北市教育局昨天在世界閱讀日發表全國首創的「學生閱讀動態評量」文本,搭配不同的提示題引導學生思考,提高閱讀理解能力。

台北市教育局國教科表示,根據二○○六年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,PIRLS」對台灣國小四年級的兒童閱讀能力測驗評比,台灣排廿二名,落後於第二名的香港與第四名的新加坡。當中發現,台灣學生對長篇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足,在搜尋表面的字詞意義上表現佳,但在詮釋、整合、評估文章意義的高層次思考能力明顯落後。

由明德、永安、逸仙及福林國小所組成的「深耕閱讀研發小組」,歷經一整年的研發,設計出四篇長達一千七百字至兩千八百字的文章,做為「閱讀動態評量」的文本,有別於過去傳統的測驗問答題,每個問題搭配深淺不同的提示,引導不同閱讀能力的小朋友,讀出文章中的「弦外之意」。

明德國小校長林玫玲說,動態評量的目的不是在難倒學生,而是要協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。像閱讀白雪公主的故事後,讓孩子思考,後母用來吸引白雪公主的道具有哪些特性,如果後母第三次沒有成功,第四次可能會用哪樣東西?

台北市教育局規劃,一百零一年度將再編六至八篇的動態評量,並集結成冊,暑假也將舉辦教師研習營,教導老師如何運用。

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也與「小太陽」作家林良一同朗讀「小太陽」一書,鼓勵小朋友們從讀喜歡的書開始,培養閱讀習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劉武彰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