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國教三年後上路 家長意見兩極化

更新日期:2011/06/08 17:09 

教育部推動免試入學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,將使基測在3年後走入歷史,也就是今年即將進入國一就讀的新生,都適用新制。12年國教的規劃是七成國中畢業生可以免試入學,其他三成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參加明星高中辦理[特色招生]考試,家長憂心這樣的規劃將造成明星高中更明星化,小孩考試壓力只會更沉重,到底十二年國教優缺點在哪?真能減輕小孩考試壓力?請聽記者黃進恭的專題報導。

教育部公布12年國教入學方式草案,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,未來全國將分成17個免試就學區,將有7成、約20萬名國三畢業生可免試入學,另3成、約8萬人則透過考試篩選,以進入明星高中等特色學校。

(希望大家集思廣益 把大家意見納進來 十二年國教不是升學制度 要很多文化價值觀的改變 不能用革命去做 一定要漸進式 而且用制度引導 讓升學壓力慢慢舒緩 )

免試入學又分「登記模式」與「申請模式」,都不可跨區申請,前者採抽籤,各校不得訂定抽籤門檻,報名人數如果高於招生人數,就採隨機抽籤,不採計學生在校學習表現;若報名人數比招生人數超出很多,則採梯次抽籤。彰化縣教師工會理事長江錦錢表示,他贊成減輕學生考試負擔,但他認為參加明星高中辦理特色招生的百分之三十學生,將承受莫大壓力。

(十二年國教最主要目的就是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 應該要高中社區化 讓每個孩子都能升學 ,所以我奉勸教育部把木樁拔掉 這30%如果還在 白忙一場 )

江理事長認為免學費的精神就是要把高中社區化,一樣是國民基本教育,十二年國教,所有學生都要有均等機會跟教育, 不然就把國教拿掉 。由於免試入學的「登記模式」與「申請模式」,都不採計學生在校成績,南投縣瑞豐國中教務主任蔡秋菊則抱持不同意見。蔡主任說,學校只有五十六位學生,今年畢業生有二十四位,她非常贊同採在校成績。

(我非常贊同採計在校成績 在各高中職非常多抽籤 非常多弊端 如果未來落在社區高中 會不會有些壓力 我不知道 )

顧哲銘是家長代表,是耳鼻喉科醫師,他說他贊成抽籤方式也贊成考試,更希望能做到真正公平。

(我是贊成抽籤的 我非常尊重考試的家長 所以考試這塊可以維持 比例上應該縮小一點點 滿足大家期待 私立高中有納入十二年國教嗎 如果有 可是它的社會標準和公立不一樣 到時候補助怎麼補助)

民雄農工總務主任林榮鏘表示希望教育部訂定相關政策,能真正做到以孩子的興趣為主,而不是以他的在學成績,他說他在技職體系二十六年,有的學生學科成績不好,卻有雙巧手,充滿創造力。 

(所有孩子有一半會走向技職教育 國中端這邊要做好一個動作 不是以他的在學成績 而是以他的興趣 。我在技職體系二十六年 有的是以邏輯思考見長有的是以具體操作見長 他們都會成就 只要給他好的環境 )

學生家長聶女士說她自己本身也是師範教育體系出來的考試佼佼者,但她認為保留30%根本就是精英教育的再現,她很不以為然,更希望其他家長擺脫分數迷思,真正看出小孩的潛力及特質。

(保留30%是為了精英教育跟學生 可是這非常奇怪 在過去五到十年 台灣廣設大學 我們百分之三十孩子認為是精英 可是我們卻廣設大學 廣設科系 沒有為孩子保留其他的路可以選 真的有這麼多精英嗎 我們現在是把碩士生當大學生用 大學生當小學生用 )

十二年國教上路後的挑戰包括:高中職的優質化和均質化,真的能做到「「各招生區都一樣優質」?老師是否能引導國中生朝多元知能發展,並正確指導國中生的升學之路?仍有不確定性,教育仍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劉武彰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